干名犯义的意思解释和拼音

清·李渔《奈何天·调美》:“谁想不前不后,刚刚是太老爷的同年我家相公竟是他的年侄这样干名犯义的事,如何做得!”

干名犯義gān míng fàn yìㄍㄢ ㄇㄧㄥˊ ㄈㄢˋ ㄧˋ

違背世俗禮教,冒犯公義如:「公務人員是受過教育,懂得奉公守法的人,決不會做出一些干名犯義的事」

干名犯义造句大全

造句 / 例句:

本文是选自鸡西文学网,可以仔细阅读本文

这样干名犯义的事,如何做得!

成语解释:词目干名犯义发音gàn míng fàn yì释义干犯名教和道义

“干名犯义”作为传统法律中的重要罪名,专指子孙控告祖父母、父母的行为

“诸子证其父,奴讦其主,及妻妾弟侄不相容隐,凡干名犯义,为风化之玷者,并禁止之”

盖欲俾我合族子弟,有所观感,益加淬砺,庶勿至于堕行败德,干名犯义,而成为世界上之完人耳

而礼教派则认为“中国素重纲常,故于干名犯义之条,立法特为严重”,绝不能在新刑律中没有反映

《元史,刑法志》中有诸多关于元朝的亲属相隐制度的记载,其基本与唐宋相通,其中新加入了“干名犯义”的规定

法理派从西方国家通行的法理出发,提出“干名犯义”属“告诉之事,应于编纂判决录时,于诬告罪中详叙办法,不必另立专条”

与生育传宗接代的工具,即使遭受丈夫的强暴,也只能忍气吞声,因为在古代,妻子根本没有任何控告丈夫的权利,妻子即使控告属实,也要判罪,作为对“干名犯义”者的儆戒

“干名犯义”是在元朝确立的一种罪名,除了反叛、谋逆、故意杀人以外,儿子不许作证父亲所犯的罪行,奴隶不许告发自己的主人,妻妾、弟弟、侄子不许告发自己的丈夫、哥哥、叔叔伯伯,如果违背法令,出现告发行为,就是违背伦理道德、大伤风化的“干名犯义”

干的组词(开头是干的词语)

干乱

干浄利索

干旍

干辅

干渡钱

干茨腊

干本

干榨

干儛

干索

干面

干落得

干甚么

干惹

干戎

干丝

干马

干貌

干僮

干条

义的组词(结尾是义的词语)

滞义

制义

志义

旨义

植义

执义

直义

战时共产主义

展义

左倾机会主义

遵道秉义

宗派主义

自由主义

字义

资本主义

转义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主义

主义

竹义